關于亞盛
甘肅亞盛實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豐富的土地資源為基礎,集農(nóng)資服務、農(nóng)作物種植、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農(nóng)業(yè)技術研發(fā)、商貿(mào)流通為一體的大型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企業(yè)集團。
來源: 作者: 時間:2014-8-14 閱讀:
今年10月召開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將聚焦“依法治國”。改革開放以來歷次黨的全會中,以“依法治國”作為主題還是黨史上第一次。
十八大至今,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思路,“依法治國”貫穿其中。無論是改革還是反腐,都要在法治的框架下進行。
從司法實踐方面,習近平要求“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彼痉w制改革正在進行中。
最近一次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依法治國是實現(xiàn)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必然要求。
專家認為,四中全會從黨的角度強調法治建設,非常有必要。“怎么樣貫徹實施憲法,怎樣完善立法,如何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如何推進司法改革,黨如何在法律框架下依法執(zhí)政……推進依法治國,繞不開這些話題。”
依憲治國
上任伊始強調“憲法高于一切”
在2013年即將結束的時候,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廢止勞動教養(yǎng)制度。
與此同時,信訪制度也在改革,信訪不再進行全國排名,涉訴涉法信訪全面納入法制軌道。
輿論認為,這體現(xiàn)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推動法治的決心。長期關注勞教改革的學者說,新一代領導人決心進一步開啟法治國家進程,更加重視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習近平是中共中央第一位擁有法學博士學位的總書記,履新剛剛20天,出席紀念現(xiàn)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并發(fā)表講話重申憲法高于一切!斑@實在是一個振聾發(fā)聵的聲音!本惩饷襟w評論說。
在這次大會上,習近平說,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要“深刻吸取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訓”。
他重申了十八大報告的提法:“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在中央黨校政法部主任張恒山看來,剛剛接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通過紀念大會上的講話闡述了他今后的執(zhí)政思想。
“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睆埡闵浇邮苄戮﹫蟛稍L時說,“中國共產(chǎn)黨在歷史上功績和作用,是公認的。但曾經(jīng)有一個時期脫離憲法的執(zhí)政,行使國家權力就不受任何約束,引發(fā)的教訓特別深刻!
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到要“堅決糾正違憲違法行為”,“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國家有關監(jiān)督機關要擔負起憲法和法律監(jiān)督職責”。
“這是黨的最高領導人第一次提到健全違憲機制,以及追究責任主體的設想。”張恒山說。
司法公正
強調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2013年最后一天,習近平首次以國家主席身份向全世界發(fā)表新年賀詞,他說,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正義,是推動改革的目的之一。
張恒山認為,阻礙司法公正的深層次因素,除了傳統(tǒng)法律文化存在缺陷和司法隊伍素質不高,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合理的制度,導致司法機關不能獨立行使職權。
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提出,要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張恒山告訴新京報記者:“以往領導人都不太提‘司法獨立’,好像一說‘獨立’,就是和黨鬧獨立。實際上,司法的獨立地位是為了確保其依法行使職權,依法就是依據(jù)黨和人民的共同意志,依法就是體現(xiàn)黨的領導。”
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備受期待的“全面改革”方案出爐。
習近平對全面改革方案作說明時說:“這些年來,群眾對司法不公的意見比較集中,司法公信力不足很大程度上與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不合理有關。”
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司法體制管理新舉措,其中包括探索建立與行政區(qū)劃適當分離等司法管轄制度。
張恒山認為,這次司法體制改革“動真格”。
今年6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深改組第三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司法體制改革試點若干問題的框架意見》、《上海市司法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和《關于設立知識產(chǎn)權法院的方案》。
習近平說,試點地方的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司法體制改革的組織領導,細化試點實施方案,及時啟動工作,按照可復制、可推廣的要求,推動制度創(chuàng)新。
依法改革
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jù)”
在一段時間里,改革給人的印象是,改革難免突破法律,等這項改革成熟之后,再把改革的經(jīng)驗規(guī)定到法律中,這被稱為“先破后立”。
專家分析,這與法律法規(guī)的滯后和不健全有關,部分改革不得不以突破法律的方式推進。
201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在這一背景下,進行的全面改革,正在改變“套路”。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改革”方案,涵蓋了15個領域,新京報記者統(tǒng)計,方案全文共出現(xiàn)了26次“依法”。
三中全會結束后,習近平到山東調研。他說,“要準確推進改革,認真執(zhí)行中央要求,不要事情還沒弄明白就盲目推進……該得到法律授權的不要超前推進!
今年2月,習近平在中央深改組第二次會議上說,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jù),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研究室負責人表示,黨中央有了政治決策之后,要先立法后推行,“先立后破”,確保一切改革舉措都在法治軌道上進行,不允許再存在法治軌道之外的改革試點。
實際上,去年授權國務院在上海自貿(mào)區(qū)暫時調整有關法律規(guī)定的行政審批、放開“單獨二孩”、廢止勞教制度,都是通過立法實現(xiàn)的。
今年6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兩高”在18個城市試點刑事速裁。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授權“兩高”試點。
最高法相關負責人表示,這表明司法改革必須依法進行,在立法機關授權的范圍內進行,這使司法改革具有了合法性。
依法反腐
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腐
去年年底,最高檢邀請多位專家就官員犯罪從紀委調查向司法程序移交的銜接問題進行討論。
參與座談會的北京大學教授姜明安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過去官員違紀、違法、犯罪,都是由紀委負責,等到事情都定了,構成犯罪的,就會移交給檢察機關。以后如果官員貪腐構成犯罪,就會直接交給檢察機關,由檢察機關進行偵查取證。”
專家認為,這意味著針對官員違法違紀的調查程序更加法制化。
在反腐領域,持續(xù)5天的薄熙來案微博直播,在國內外引起轟動。
最高法院院長周強曾表示,薄熙來案件庭審微博直播,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司法的公正、公開與透明。
《學習時報》刊文稱,我國憲法規(guī)定,除法律規(guī)定的特別情況外,審判一律公開進行。但由于各種原因,一段時期以來,這項原則沒有認真貫徹落實,特別是遇到高官犯罪案件和其他一些敏感案件,法院往往假借各種理由不公開或通過各種方式變相不公開審理。
該文稱,薄熙來案件的公開審理,體現(xiàn)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推進廉潔政府建設方面的高度自信和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對腐敗的態(tài)度和決心。
“這種非同尋常的透明度也提高了公眾的期待,希望當局在未來的高官腐敗案審理中更加開放!北∥鮼戆竿徑Y束后,香港《南華早報》如此評論。
習近平多次強調制度對反腐的重要性。在年初召開的中紀委第二次全會上,習近平要求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jiān)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任何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行為準則,依照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利或權力、履行義務或職責。 ——習近平
來源: 新京報
上篇:
下篇: